1999年8月21日,是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和贛東北紅軍的主要創始人方志敏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在此之際,追憶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建立的不朽功勛,更加增添了我們對他的無限懷念和深深的崇敬。
方志敏,談及這位偉大的革命家與上海的淵源,人們便會想起他在南昌獄中托人將《可愛的中國》等文稿密送申城交魯迅轉黨中央的故事。其實,他早年還曾在滬上留下閃光的足跡。
1935年1月27日,率紅十軍團北上抗日的方志敏,在江西懷玉山區給國民黨打散后被捕。
方志敏(1899-1935)在短暫的一生中,與邵力子(1881-1967)在本世紀20年代初有過一段極不平凡的交往。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方志敏曾于1931年4月和1932年9月先后兩次率領紅十軍進入閩北作戰,為閩北蘇區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領紅軍先遣隊北上抗日,遭遇七倍多的敵軍阻截。在浙皖贛三省的交界處突圍時,天降大雪,竹子枝梢被積雪壓得低垂。方志敏見到此景,頓時生情,作詩與戰友共勉。
這首《哭聲》,是方志敏同志早年寫的。當時方志敏同志在九江同文書院(即南偉烈大學)讀書,在校中積極參加“反基督大同盟”的活動,領同學上街張貼標語,宣傳演講,展開反對美帝國主義運動。不料這時他的肺病復發,常常吐血不止,他在病中寫了這首詩,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他對舊社會的忿激的心情。
這首《嘔血》,是方志敏同志早年寫的。當時方志敏同志在九江同文書院(即南偉烈大學)讀書,在校中積極參加“反基督大同盟”的活動,領同學上街張貼標語,宣傳演講,展開反對美帝國主義運動。不料這時他的肺病復發,常常吐血不止,他在病中寫了這首詩,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他對舊社會的忿激的心情。
《同情心》寫于1923年初。當時方志敏同志已經離開學校從事革命活動,因避敵人搜捕轉移南京,在南京無法找到工作,住在一個小客棧中,寫了這一首詩,揭露舊社會的罪惡。
我從事革命斗爭,已經十余年了。在這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但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業。這在國方的偉人們看來,頗似奇跡,或認為夸張;而矜持不茍,舍已為公,卻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